培养方向
艺术设计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设计(报告)工作进程表
作者:艺术设计学院 来源: 时间:2015-11-24 浏览:
一、成立毕业工作指导委员会
1、主任:陈钦权
2、副主任:童慧娟 廖笑焱
3、成员:柯思昱 黄文霖 谢瑞乐 徐青青
二、毕业设计(报告)指导老师安排
2016届本科毕业生共146人(环境艺术本61人、视觉传达58人,数字媒体27人),学院将严格按照学院的有关规定安排毕业设计(报告)指导老师,安排了下13位老师作为本次论文的指导老师:
1、毕业设计指导小组以系为单位,系主任为组长;
2、指导老师:谢瑞乐 苏丹 孔英琪 陈亦子 虞甜甜 柯思昱 李巧楠 郑娟 李海华 陈贤望 蔡理盾 黄文霖 周渊源 。
三、毕业设计(报告)指导工作计划
序号 | 时间安排 | 主要任务 | 内容及要求 | 负责部门或人 |
1 | 2015年9月21日-26日(第一学期第3周) | 1.成立毕业设计指导小组 2.确认导师指导方向 | 1、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设计大纲、进度表 考勤表、志愿选择表、毕业设计(报告)指导记录表; 2、根据毕业指导老师的专业特点,明确各位导师的指导方向。 | 指导小组 |
2 | 2015年9月28日-10月9日(第4-5周) | 1.选导师 2.导师与学生见面交流 | 1、向学生讲解毕业设计目标、大纲、进度表、发放志愿选择表 2、公布各个导师及毕业指导专业方向; 3、鼓励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可以利用实习单位的项目); 4、选择导师; 5、指导小组进行平衡、调整人员(开会协商); 6、公布选择导师人员情况,以及微调; 7.每位导师至少拟定两个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可以实际项目,也可以是虚题); 8、了解学生的毕业设计想法(题目、实习项目); 9、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题目的可行性、意义确定学生的题目,或者指定题目; 10、学生确认小组成员分工; 11、建立毕业设计qq群。 | 指导小组和指导师 |
3 | 2015年10月14日(第6周) | 1.毕业考察前动员大会 2.毕业设计(报告)开题 | 1、考察前动员大会公布注意事项以及要求; 2、学生在考察期间可以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专业方向有选择性的进行考察,收集资料; 3、学生根据初步拟定题目和兴趣点组成小组(1-3人一组); 4、初步确定毕业设计题目与内容。 | 毕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指导师 |
4 | 2015年10月20日-29日(第7-8周) | 毕业考察 | 学生在考察期间可以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专业方向有选择性的进行考察,收集资料。 | 考察带队教师 |
5 | 2015年11月2-13日周(第9-10) | 毕业考察汇报展 | 1、 根据考察期间收集的材料进行整合设计布展; 2、 展览需有明确的主题与理念。 | 考察带队教师及指导师 |
6 | 2015年11月16-27日第周(11-12) | 落实课题内容 | 1、给学生明确毕业设计成果形式(给学生样稿参考); 2、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计划(至少包括考察并搜集资料阶段、设计方案初稿阶段、方案定稿阶段、方案实现阶段、后期调整阶段、设计报告撰写及文本制作阶段); 3、 指导老师在网络平台上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填写申请书、任务书、题目汇总表、开题报告。 | 指导师 |
7 | 2015年11月25日(第12周) | 学院对毕业设计(报告)进行初期检查 | 1、学院开展初期检查,重点检查开题报告的完成情况; 2、召开全院会议,通报开题报告初期检查结果。 | 毕业工作指导委员会 |
8 | 2015年12月2日(第13周) | 上交并修改开题报告 | 1、上交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并上传学校网络系统; 2、开题报告会(由指导小组对每组学生的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3、修改开题报告以及重新上交。 | 指导师 |
9 | 2015年12月7日-18日(第14-15周) | 开始毕业设计 | 1、指导学生如何查询资料,初步收集资料(资料要求详见附件2); 2、导师至少每周跟学生见面两次,督查资料搜集情况; 3、导师与学生关于所收集资料的初步交流(通过手稿的形式)主要是设计创意点的交流。 | 指导师 |
10 | 2015年12月21日--31日(第16-17周) | 初稿阶段 | 1、毕业设计初稿交流(要有至少两个方案)要有足够的手稿能够说明创意点; 2、初稿修改(可能会有多次的修改,导师平均见学生每周两次)。 | 指导师 |
11 | 2016年1月6日(第18周) | 初稿确认并上交 | 1、上交毕业设计初稿并确认; 2、导师指导并提出深化方案与意见。 3、学院对初稿及设计报告上传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召开毕业设计工作会议。 | 指导师 |
12 | 2016年1月11日-3月13日(第19周-下学期第2周) | 深化阶段 | 1. 学生联系指导老师,完成毕业设计深化方案 2. 导师指导学生做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 指导师 |
13 | 2016年3月14日-16日(第3周) | 中期检查 | 1.中期检查:PPT形式学院开展中期检查,重点检查毕业设计(报告)完成进度;对一稿、二稿中存在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 指导小组 |
14 | 2016年3月21日-25日(第4周) | 设计报告 | 1.上交设计报告初稿电子版; 2.设计报告初稿交流(主要是沟通编排思路以及资料整理); 3.设计报告初稿制作(大概一周时间); 4.设计报告交流及再次修改; | 指导师、指导小组 |
15 | 2016年3月28日-31日(第5周) | 毕业设计作品预审 | 1.上交毕业设计初稿电子版; 2.设计报告初稿交流(主要是沟通编排思路以及资料整理); 3.设计报告初稿制作(大概一周时间); 4.设计报告交流及再次修改; 召开全体教师会议,通报中期检查情况及成立答辩委员会。 | 毕业工作指导委员会 |
16 | 2016年4月6日(第6周) | 作品册、展板设计 | 1.修改并最终确认毕业设计方案; 2.设计制作作品册电子版; 3.制作展板电子版。 | 指导师 |
17 | 2016年4月11日-22日(第7-8周) | 打印作品册、展板 | 1. 第7周周五前上交设计报告、毕业设计展板、设计作品以及设计作品册的电子版; 2.对上交的作品并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3.修改后确认,最后打印。 4.上交修改后的设计报告电子版和打印稿。 | 指导小组、导师 |
18 | 2016年4月25日-29日(第9周) | 毕业设计展 | .布置展厅,毕业设计展; | 指导小组 |
19 | 2016年5月2日-月6日(第10周) | 设计报告 | 学生上交设计报告定稿(纸质版)至教务办(A411)。 | 教务办 |
20 | 2016年5月9日-13日(第11周) | 设计报告 | 1、交叉评阅老师做在线评阅; 2、安排答辩,公布分组,发放论文定稿等工作; 3、召开论文答辩工作会议; 4、学院组织毕业论文答辩。 | 交叉评阅老师、 教务办、全体指导师 |
21 | 2016年5月16日-20日(第12周) | 毕业答辩 | 1、毕业答辩中,学生须报告自己毕业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限15分钟),并回答答辩小组的提问。每个学生答辩时间限20分钟; 2、答辩小组评定学生自述、答辩项成绩,汇总总评成绩,填写现场答辩评分表和成绩评定表。 3、上交答辩后调整的设计报告终稿电子版。 | 教务办、答辩老师、全体毕业生 |
22 | 2016年5月23日-29日(13周) | 设计报告定稿 | 设计报告修改: 1、一辩已过的学生:根据答辩小组的修改意见,对设计报告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好的论文于5月28日-29日上传至平台,指导老师需再次定稿; 2、一辩未过的学生:根据一辩时答辩小组的修改意见,与指导老师联系并修改,并上传至平台。 | 毕业工作指导委员会、 院办公室 |
23 | 2016年5月23日-29日(14周) | 组织补答辩 | 1、补答辩学生上交设计报告定稿(纸质版)至教务办(A411); 2、对补答辩学生设计报告进行交叉评阅; 3、学院组织补答辩; 4、补答辩已过的学生根据答辩组意见,于3天内修改好设计报告并上传至平台,指导老师需再次定稿; 2、补答辩未过的学生将随下一届重做毕业论文。 | 学院办公室 |
24 | 下学期14-16周 |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 | 1、 检查成绩评定情况,并负责收集整理学生成绩; 2、组织评选“优秀毕业设计(报告)”; 3、召开全院会议,总结2016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4、完成毕业论文归档工作。 | 毕业工作指导委员会、 |
四、相关要求
1、指导老师
(1)严格按照工作进度完成指导工作,把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填写毕业设计(报告)指导记录。
(2)设计报告指导工作都需在网络平台完成。
(3)设计报告格式规范以学院公布的模板为准。
(4)所有评语需规范。
2、学生要求
(1)所有学生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毕业设计(报告)进度。
(2)设计报告写作格式以学院公布的模板为准。
(3)所有答辩学生需在答辩前准备好设计报告书4份。
(4)在答辩结束后,所有学生需在一周内将修改后的设计报告书及时上传平台给指导老师定稿。
(5)学生毕业前有两次答辩机会,若正常答辩或第二次答辩成绩均未过者,将随下一届重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