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风采

当前位置: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 党建之窗 > 支部风采

【传艺·党建】摆渡者(XXXII) | 孙晗庭:做白日恒久发光的星星,做行走的新闻人

作者: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来源: 时间:2024-10-08 浏览:

图片1.png

孙晗庭,中共预备党员。曾担任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新闻宣传部干事、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新闻宣传部副部长、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工作委员会成员、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团委秘书长、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党员之家第五小组成员、浙江之声高校联络站成员。

荣获:

2021-2022学年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

2021-2022学年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

第三届“商韵杯”大学生应用文征文比赛 二等奖

2022年第七届“LSCAT”杯浙江省笔译大赛英译汉本科组 优胜奖

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最美笔记大赛优秀奖

2022年“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中荣获“优秀摄影作品”

2022-2023学年校优秀共青团干部

2022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温州赛区入围奖

 

图片10.png

 

在新闻传播学学生党支部第五党小组,孙晗庭作为主要负责人从零到一搭建起“摆渡者”这一优秀党员专栏。在小组的工作中,她采访过二十余位优秀党员青年,将他们的党员故事用笔记载、用行动传承。

孙晗庭讲到,之前采访的一位鲁禹宁学长,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学长身上,她能感受到一种对党最纯粹的情感。学长表示,即使做不了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想为这个社会留下一些自己存在的痕迹。在一位位党员榜样的熏陶下,孙晗庭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

图片11.png

“不要想着入党能获得什么,而是要思考你能为党支部带去什么。” 赵晨尧学姐的这句话也一直指引着她向前。孙晗庭在摆渡者专栏用专业能力,讲好青年故事。从推送格式到采访写稿,不管小事大事她都再三叮嘱、亲历亲为。“回过头想想当时一个星期采访两三个前辈、一字一句修改组员的稿件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孙晗庭分享着,语气里流露出怀念与满足。对工作怀揣最纯粹的热爱,对同事报以最真挚的情感,这应该便是她的坚持之道。

孙晗庭希望通过传递学院优秀党员的经历,去影响一个个心怀梦想的传艺学子。“哪怕因为我们这个专栏,给一个人带来了改变也是好的,这是摆渡者专栏创办的意义。”

 

图片14.png

 

孙晗庭将自己的大学生活视为普通人点滴进步的缩影,每一步都踏实而坚定。从传艺团学积累实践经验之后,她先后在浙江之声高校联络站、普陀融媒体中心进行工作实习,于一段段新闻采访经历中收获成长。

新闻工作总是累并快乐着的。孙晗庭跟随团队前往泰顺、龙湾等多地进行采访、拍摄,并乐此不疲。在工作中,脚本的创作需要从零开始琢磨学习,也要经过无数个夜晚的打磨和修改,辛苦完成的作品不被采用也成为了常态。但她从未想过退缩或放弃,反而在采访写作中收获感动与快乐。

“在实践中我也渐渐明白记者走遍千山万水的意义所在,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去,才能写出动人心弦的文章。”她分享着在工作过程中见证的那一个个平凡但动人的故事。来自东北的异乡客李阿姨,用心招待店里的每一位顾客,想为大家带去家的温暖。高温天船厂运冰的刘大叔,曾在狱中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年,现在更加珍惜能靠自己双手挣钱的机会,他说:“我很感谢船厂能给我这么个机会,让我堂堂正正地活着。” 还有民宿老板、茶产业主管、外籍工人,大大小小的共富人物将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孙晗庭面前,新闻的种子在心中发芽,她用努力浇灌开花。

图片17.png

(2022年摆渡者专栏第一期采访作为采访者)

图片18.png

(2024年摆渡者专栏作为被采访对象)

一次次新闻实践经历坚定了她前进的方向,更给予了孙晗庭无限力量。“我觉得新闻记者这个职业,就是通过自己的笔,为普通人发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以媒体人的责任,给世界一个永恒持续的真相与温度。”

图片19.png

 

大多数人初次接触孙晗庭时,往往对她有着工作认真积极、做事一丝不苟的印象。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是大学里一次次的尝试才给她带来了这种改变。“如果没有那次试一试的想法,没有来到传艺团学的面试教室,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孙晗庭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过往决定的感慨。

图片20.png

对于初高中的自己,孙晗庭用“白日里的星星”来形容。她解释道,“白天的星星虽然也在一直努力发光,但是却被太阳遮蔽了它的光芒,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它。我觉得这和我很像,我也一直是人群中的普通人,尽管也在散发着自己的光,但却总是‘小透明’。”步入大学后,她决心加入学生组织做出一点改变,经过多次尝试、失败,又再次尝试后,她加入了传艺团学新闻宣传部。而这一次改变,便成为了蜕变。

在新闻宣传部,她在部长的指导下和一次次的活动实践中,从什么都不会的新闻小白一步步成长为拍摄、推送、写稿样样精通的团学主席,这一路走得艰辛却有意义。“不轻言放弃”是孙晗庭以身践行的关键词。在部门工作的这几年里,她积极运营学院的公众号、视频号、抖音账号。在新闻宣传部的日子总是忙碌而满足的,她扛着相机奔走在每一个活动现场,用笔书写青年故事,用相机定格青年风采。她也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无限可能,从刚开学不敢主动与人沟通,到后来能够站在博雅厅的舞台、操场的讲台等大型场合参与竞选,她用行动诠释努力的意义。

“传艺团学是有温度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组织,它更汇聚着所有传艺团学战友的满腔热血和对传艺团学的热爱。”每一次运动会上的摇旗呐喊、每一次深夜围坐在电脑前的共同加班,一幕幕汇成了孙晗庭眼中的传艺团学。

她和团学干部们会为传艺赢得了奖项而热血沸腾,也会因为没有获奖而落泪。在那里,她感受到团学是所有人青春、热爱、梦想的凝聚。而她也觉得这三年也将会是自己人生中很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热爱团组织,我愿意无条件地为其付出和奋斗。”

图片28.png

她始终认为,“党旗所指,即是团旗所向”。在为团组织服务的过程中,她得到的不仅仅是能力的提升,更是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升华,深刻明白了作为一名团员、一位党员所应具备的素养。在这段时间里,她认真接受政治训练、加强政治锻造、追求政治进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图片29.png

 

图片30.png

“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对于未来,孙晗庭希望能够走到基层中去,倾听群众的声音,写下普通人的故事,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祝愿孙晗庭学姐继续做行走的新闻人,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