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2020-2021学年 国家奖学金答辩会
作者: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来源: 时间:2022-06-30 浏览:
李白曾说过“百学须先立志。”国家奖学金不仅是成绩的证明,更是激励我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志向。
10月13日下午1:40,温州商学院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答辩在我校国际楼召开。
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我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省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依照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省政府奖学金管理办法,我校如期举行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答辩会。
当天下午,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答辩会在国际楼报告厅举行。莅临本次答辩会的各位嘉宾分别是: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景占伏,学生事务副主管蒋柜杨,传播与广告学教授闫欢,产品与工美系主任黄文霖,传播与广告学系系主任袁胜,视觉传达系主任陈贤望,刘巧云老师,以及到场的各位同学和9名国奖候选人。本次答辩会由阮禹胜主持。
据悉,答辩流程为:首先由答辩选手进行3分钟的自我介绍和展示。其次五位选手展示后评委统一点评提问。旨在考察参与答辩的个人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及对事件的分析能力,可根据选手的自我介绍内容以及申请表格上的内容或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提问。然后评委点评总结。最后宣布结果最终选出两名选手获得国家奖学金。评分标准为从答辩中自我介绍、材料准备、现场表现、文明礼仪、四个方面进行评分,分值为20分。其次每人在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社会实践和公寓表现四方面的成绩,总分值为80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就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荣誉与成功的背后总会有常人看不见的努力。
首先是来自19广告本2班的徐诺同学,她不仅在学习与工作上尽职尽责,更擅长摄影。她的作品为所供职的自媒体公众号创造了540000以上的阅读量,原创文章《一张照片卖到快三千万》更是被国家级期刊《摄影与摄像》转载。诚如高尔基所言:“天才,就其本质而说,不过是一种对事业过盛的热爱。”天才,其来有方。第二位是18传播本三班的赵可佳。“未来是否繁花似锦,源自我们当下之努力。”这是赵可佳同学发言的引言,更是她所相信且践行的人生哲学。20余本著作、70余部电影、17000余个英语与韩文单词…你的潜力远比你想象的更强大。相信努力的种子终会结出硕果。第三位是18环艺4班的王新芊,“我从不满足于‘纸上谈兵’,我更喜欢投身于实际项目”这是18届环艺本4班王新芊同学的宣言。她也正是这么做的-从洞头区城市书房到乡村旅游转型设计,再到文成县芳庄村,都有她的身影。心无旁骛,敦本务实,这是永不过时的。再下一位来自18产品本2班的糜可芯同学在答辩中分别就“学习、思想、生活和工作”等四个方面诠释了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和温商学子的自我要求。其表示“有正气、守纪律、讲原则、作表率”,从不只是一句口号。接下来18环艺本4班的程志炫同学在答辩中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在学习还是社会活动中,程同学无疑都是积极而杰出的,无论获奖与否,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程同学定能与他的小红花一样耀眼、鲜烈而夺目。来自19环境设计本1班的吴信心同学也在答辩中展示了自己。作为三好学生,吴同学在成绩、思想和社会实践中都做出了成果,并勤于参与学校的实习。毋需太过繁复的语言与包装,可靠、务实,愿这些可贵的品质终会成就你。19产品2班的陈绮同学也在答辩中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她的大学生活从不局限于学校。阿里巴巴公益、湖滨派出所、上海鸣季公司、徐福记…她的脚步经过,并终会超越。博学勤务,善思力行,定会有所建树。“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有决心。”这是18视传本4班郑雅婷同学的自述。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在学习上、事业上还是社会实践和实习中,郑同学都践行着这样的要求。
随着郑雅婷同学演讲后,此次国家奖学金答辩会圆满结束,各位候选人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在学习与工作上努力刻苦的精神。无论获奖名次是好与坏,他们都将是每位同学学习与效仿的榜样。这是一场竞赛,是一场考验,更是一座展现自己的舞台!古语有云:“良玉未剖,与瓦石相类;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这里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希望来年有更多同学能登上奖学金答辩会的舞台,让我们一起成为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