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

当前位置: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 就业服务 > 创业教育

【传艺·创享栏】谈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作者: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团委-学生会创业就业部  来源:网络 时间:2019-04-13 浏览:

微信图片_20190411195943.jpg

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从长远角度上来看有助于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但也出现了最大的一时难以解决的就业。据相关数据统计,高等毕业生自2006年413万至2016年预计突破770万,十年间毕业人数增长了1.86倍,而市场提供就业岗位并未增加,且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失业人有明显增加的趋势,2013年应届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2%,而发达国家为20%,至2015年毕业季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达2.86%, 2016年大学生创业法扶持政策的推出,创业人数与比例必定会突破3%,创业者创业的同时,促进了自身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成功应对严骏就业形效方式。

微信图片_20190411195954.jpg

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中出现的不足

   (1)创业环境氛围差,缺乏鼓励和支持力度,大学生创业,在实践中很少能脱离校园“环境,而不是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接受市场竞争机制的检验,优胜劣汰,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鼓励与支持,仅仅只限于校内资源利用,很少能涉及校外资源的提供,由于传统观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因此对创业的批评声音多于支持的声音,且学生家庭支持创业的比率很低,一些家长对学生创业持完全否定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创业环境氛围差,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与支持力度不够。

微信图片_20190411200003.jpg

     (2) 大学生创业具有较高风险、传统观念对创业的影响, 对大学生创业社会认可度较低,因此就不能拥有应有的支持与认可主要表现:大学生创业,普遍不能向社会金融机构,风投人士证明创业项目盈利的大小、可行性报告分析,导致融资能力差:创业资金来源不顺畅,担保公司对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往往处于否定的状态,保险公司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有自身局限性,不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险保障,因此大学生创业从融资、贷款担保到创业保险等都受到严重限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导致大学生创业风险值较高。

微信图片_20190411200011.jpg

大学生创业意识中不足的解决策略

      (1)优化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创业软环境。优化创业的软坏境,主要是指需要家庭与社会转变对大学生创业的传统否定态度,而是以一种更加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赢得更多创业政策带出台的扶持保障与更多优化条件,改善家庭对毕业生就业的传统观念,在很多中国家庭中,家长需普遍认为,大学生毕业后能进入机关单位业单位企业才实现了好的就业,选择创业则被理解为不务正业,更别说会受到家庭的大力支持,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家庭需给予宽松的环境最大程上支持孩子的创业梦想优化社会支持等软环境,需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在资金创业保险方面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支持,政府也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保证创业的优惠值是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

      (2)加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就目前来说,高校创业教育极为欠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并未变到足够重视在高等院校教职工分工角度来看,专业课教师只注重学生专业课素质的培养,辅导员只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与提高只是“蜻蜓点水”,并不起直接作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只是学生与就业单位的中间桥梁,其主要作用也仅限于为学生提供在校内工学的机会,且大部分高校并未设置创业指导部门,对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极为低下,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意义不大。

      (3)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主动并勇于锻炼自身的创业能力。在大学期间,学生不仅应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拓展知识面,优化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加现代化管理知识的学习,注重创业理论知识的储备,同时,还应勇于实践、敢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中去,但是在此大学生需注意的是,创业意识培养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创业,但并不是鼓励每位大学生都进行创业这与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理性分析之后才能做出的决定或决断。